• <tbody id="aywc2"></tbody>

      <button id="aywc2"><acronym id="aywc2"></acronym></button>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解讀

      《廊坊市財政引導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十條措施》政策解讀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5/04/02

        按照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唱響“三全一上”主旋律、堅定不移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堅定不移深化“走訪解促”和優化營商環境、把廊坊實體經濟做大做強工作部署,廊坊市財政局牽頭起草《廊坊市財政引導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并于2025年3月21日由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實施?,F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十條措施》出臺的背景

        廊坊市通過開展“走訪解促”活動,發現市場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一定程度上存在。為切實解決企業融資訴求,廊坊市財政局著力轉變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通過財政資金引導,更多撬動銀行、保險、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資金,提高財政資金放大倍數和使用效益,提高金融機構資金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為市場主體搭建融資“橋梁”,幫扶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二、《十條措施》主要內容解讀

        (一)金融業務績效獎勵。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現代商貿物流貸款投放,對三類貸款余額增量增速排名靠前的,予以通報表揚,金融管理部門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市財政分別對三類貸款余額增量增速的前3名,給予25萬元、15萬元、10萬元獎勵。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是通過通報表揚、政策傾斜以及財政資金獎勵等方式,引導和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現代商貿物流貸款的投放。由人行廊坊市分行按年度統計銀行業金融機構3類貸款余額增量和增速,排名靠前的,市級給予通報表揚,人行廊坊市分行、廊坊金融監管分局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市財政對3類貸款排名前3名,分別給予25萬元、15萬元、10萬元獎勵。

        (二)建立“政匯銀”合作機制。對首次辦理人民幣外匯衍生品業務的企業給予每戶1000元獎勵,其中,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獎勵標準按照每戶2000元執行。根據人民幣外匯衍生品業務履約金額,按照100元人民幣/萬美元的標準,給予單家企業每年不超過10萬元獎勵。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針對外貿企業,因訂單簽訂日與資金結算日匯率不同,存在波動風險,可能給外貿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損失。通過實施該項政策,引導外貿企業辦理銀行外匯衍生品業務,把因匯率波動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提前進行成本核算,鎖定收益,提高外貿企業主動應對匯率波動風險的意識。外貿企業首次辦理外匯衍生品業務(近兩年內未在河北省內任何一家銀行辦理過外匯衍生品業務)獎勵1000元,其中,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獎勵2000元。另外,外貿企業每次辦理外匯衍生品業務,市財政將根據履約金額每1萬美元獎勵100元人民幣,單家企業每年不超過10萬元。

        比如,1000萬美元的外貿訂單,訂單簽訂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2(即:1美元兌換7.2元人民幣),資金結算日匯率變為7.1,則外貿企業因匯率波動將直接損失100萬元人民幣。若購買銀行外匯衍生品產品,則該家外貿企業無需承擔因匯率波動產生的損失,還可獲得10萬元人民幣獎勵(如果是首次購買,可額外獲得1000至2000元人民幣獎勵)。

        (三)推廣特色農業保險業務。勵各縣(市、區)圍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自主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業務,市財政在上級資金獎補基礎上,再給予縣級保費總額20%的獎補。

        政策解讀:縣級政府針對縣域特色農業產業和農業產品自行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業務,保費一般由財政補貼不低于70%,農戶自擔不超過30%。中央和省級給予縣級不超過總保費規模40%的獎補資金,推動縣級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業務。該項政策主要是通過市級給予縣級財政總保費規模20%的獎補資金,進一步降低縣級保費承擔比例,打消縣級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業務的資金顧慮,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險保障,降低因自然災害、市場價格波動等,給農戶帶來的經濟損失。

        比如,安次區葡萄種植自然災害險,某農戶為其100畝葡萄種植園投保,保費總額為4000元,一般財政可負擔2800元,農戶自繳1200元,當遭遇自然災害致使葡萄減產或絕收時,農戶依據保險合同最多可獲得20萬元賠償。

        (四)加強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對符合《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金〔2023〕75號)規定的創業擔保貸款,給予貸款實際利率50%的財政貼息,積極爭取經辦銀行最大優惠利率支持。鼓勵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本金損失,由經辦銀行與擔?;鸢凑?:8比例分險。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增信服務。簡化貸款辦理流程,推廣電子化審批與線上辦理,將全套業務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辦結。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是落實國家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針對個人和小微企業向經辦銀行申請的創業擔保貸款,財政給予實際貸款利率50%的貼息。其中,個人創業者包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脫貧人口、農村自主創業農民10類人員,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不超過30萬元,期限不超過3年,累計次數不超過3次;小微企業在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前1年內新招用上述10類人員人數達到現有在職職工人數10%(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5%),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不超過40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累計次數不超過3次。通過簡化辦理流程和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增信服務等方式,使個人和小微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支持。

        比如,按照當前LPR(3.1%,2025年3月20日公示)計算,創業擔保貸款利率最高為LPR+150BPs,即4.6%。若個人創業者申請一筆年利率4.6%、額度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經貼息后,個人承擔的實際年利率降為2.3%,個人創業者每年應付利息從1.38萬元減至0.69萬元。

        (五)實施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鼓勵融資擔保機構為申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的企業,提供年化綜合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低費率擔保。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合作銀行開發“總對總”批量擔保產品。符合上述條件的業務,市財政按照0.5%給予擔保費補貼。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是通過給予融資擔保機構0.5%的擔保費補貼,鼓勵和引導融資擔保機構為市場主體提供低費率擔保,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比如,某企業申請銀行貸款500萬元,由于自身規模較小、資產有限、信用不足等原因,難以獲得銀行支持,融資擔保機構通過為企業提供擔保,幫助企業獲得銀行貸款。通過實施財政資金獎補,融資擔保機構收取企業擔保費可由1.5%降低至1%,企業每年可節約融資成本2.5萬元。

        (六)建立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對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的非批量融資擔保業務,給予其實際代償損失20%的風險補償,按照4%設置代償補償上限,超過上限部分不予補償,同一家機構每年補償不超過100萬元。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是通過政府參與風險分擔,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代償風險的擔憂,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業務,使其更愿意向信用狀況一般、抵押物不足但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個人提供擔保。

        比如,某家企業或個人由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后,獲得銀行貸款500萬元,貸款到期后企業或個人未能按合同約定還款,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需代償500萬元。按照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在不突破代償補償上限的基礎上,市財政可給予該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100萬元資金補償。

        (七)支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成功開展知識產權(商標權、專利權、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企業,市財政按貸款利息的40%給予不超過10萬元補助。企業承擔的融資服務費用,市財政按實際費用的50%給予不超過5萬元補助。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因輕資產等原因,獲得銀行貸款難的問題。通過實施貸款貼息和費用補助,鼓勵中小企業利用知識產權融資發展,降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融資成本,推動知識產權資產價值的實現。

        比如,某中小企業將擁有的商標權、專利權或數據知識產權進行評估后,到銀行申請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需支付知識產權部分的貸款利息10萬元,評估費、擔保費、保險費等融資服務費用2萬元。市財政可給予該企業4萬元貸款利息補助、1萬元融資服務費用補助。

        (八)建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設立規模1500萬元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對合作銀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本金損失,按照信用貸款占比、首貸等因素,給予20%至30%的風險補償,每家銀行每年補償不超過200萬元。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是通過政府承擔合作銀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20%至30%的本金損失,降低合作銀行不良貸款損失,提高合作銀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的積極性。

        比如,某銀行為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的合作銀行,某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該銀行申請500萬元貸款,到期后若不能按合同約定還款,則銀行需承擔500萬元貸款損失。按照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針對該筆業務,市財政可給予該銀行100萬元至150萬元風險補償。

        (九)發展創業投資類基金。設立規模5000萬元的廊坊市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提高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支持力度。設立規模5000萬元的廊坊市人才發展基金,扶持各類優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通過設立規模5000萬元的廊坊市創新創業投資基金、規模5000萬元的廊坊市人才發展基金,重點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初期,以及各類優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階段出現的融資難問題?;鸩扇」蓹嗤顿Y方式,在投資被投企業的同時,持有企業一定比例股權,但不參與企業實際經營。幫助企業或人才渡過創業初期資金困難后,通過股權回購等方式實現基金的退出。

        比如,某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初期需要500萬元資金支持,若符合廊坊市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申報條件,且經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審議通過,基金可給予500萬元投資支持,并持有該企業一定比例的股權。待該企業發展壯大后,再通過股權回購等方式,實現基金退出。

        (十)設立應急轉貸基金。設立首期規模5000萬元的應急轉貸基金,用于對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的中小微企業2000萬元(含)以內銀行貸款,提供還貸續貸短期墊資服務,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12天,6天(含)以內收取0.3‰使用費;超過6天的收取0.4‰使用費。

        政策解讀:該項政策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小微企業、企業主及個體工商戶,目的是為其提供低費率的銀行貸款“過橋”倒貸資金。當以上企業貸款即將到期而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時,應急轉貸基金可提供還貸續貸短期墊資服務。

        比如,某企業在銀行貸款1000萬元,貸款即將到期且銀行同意提供續貸支持1000萬元,企業可申請應急轉貸基金1000萬元用于償還原貸款。待新貸款獲批發放后,將1000萬元及資金使用費(根據資金實際使用天數計算)一并償還應急轉貸基金。

        三、《十條措施》特色

        (一)轉變財政資金投入方式,著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帶動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二)分類制定政策措施,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特點,分類設計“財政政策+金融工具”,重點支持小微企業、“三農”主體、科技創新等領域。

        (三)建立風險分擔機制,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承擔風險,增強金融機構支持市場主體信心。

        四、關鍵詞詮釋

        (一)外匯衍生品業務,是銀行的一種金融產品,指以貨幣匯率為基礎,通過各種金融工具進行交易的業務,主要包括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等類型。

        (二)創業擔保貸款,是指以符合規定條件的創業者個人或小微企業為借款人,由創業擔保貸款擔?;鸹蛘匀谫Y擔保機構提供擔保,由經辦銀行發放,由財政部門給予貼息,用于支持個人創業或小微企業吸納就業的貸款業務。

        (三)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由政府及其授權機構、國有企業出資并實際控制,以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為主業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

        (四)應急轉貸基金,是由政府推動設立的,為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提供短期資金融通服務,幫助其按期還貸、續貸的專項資金。

        相關政策文件: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廊坊市財政引導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的通知

      mmuu55首页 日本系列|国产良妇出轨视频|国产猛男GAYB0Y1069视频|4444亚洲片|色欲天天婬色婬香WWW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