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祿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社區治理工作水平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縣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健全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延伸網格管理服務觸角,形成齊抓共管、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長效機制,推動工作落地落實
一是統籌部署,協同聯動。成立以組織、政法、民政、司法等縣直部門和各社區辦(鎮)作為成員的縣城市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縣基層治理工作,實現跨部門、跨層級協同運轉。加強社區黨建引領“六位一體”治理體系建設,強化對社區事務的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推動社區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及時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二是五聯五共,強化融合。創新開展縣直機關與社區黨組織“五聯五共”活動,通過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聯享、網格聯動、文明聯創等形式,強化工作聯系,實現黨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建立社區需求清單、服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協商解決社區問題,完善社區服務。目前,我縣共有41名縣直機關兼職委員,召開社區“大黨委”工作例會48次,解決社區問題100余個。三是網格化管理,全面覆蓋。全面推行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工作,統籌網格內黨建、綜治、信訪、市場、衛生防疫等資源,打造上下貫通、多方參與、一格多能的“全科網格”,并配套健全“社區—網格—樓棟”黨組織架構,建立“這就辦”問題處置機制,推動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接訴即辦”,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便民服務無死角。目前,我縣所有社區均實現網格化管理。
二、強化隊伍建設,補強社區治理力量
一是招錄專職社區工作者。近兩年,我縣以“內部納入+對外招聘”方式,招錄了349名專職社區工作者,全面補齊社區工作者人員缺口,充實社區一線工作力量。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鏈條,定期開展專題培訓,提升社區工作者政治理論、紀律意識、職業技能等方面素養,并在省市規定的薪酬基礎上增加崗位貢獻獎勵工資和全勤獎勵工資,全面激發社區工作者工作熱情。二是選聘樓棟長、單元長。鼓勵引導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居民小區報到,參與樓棟長、單元長選聘,引導其全面參與社區治理工作,發揮機關黨員干部在政策宣講、法律援助、扶貧濟困、應急管理等方面作用,特別是在面對疫情防控、重大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中沖在前、干在前,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維護群眾生命健康。目前,累計選聘樓棟長717人,單元長1639人,基層自治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三是招募黨員志愿者。在社區設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招募社區黨員認領黨員服務崗位,在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活動中當先鋒、作表率、樹標桿,以黨員帶頭推動社區工作。全縣共有324名在職黨員認領了社區黨員服務崗位,活躍在社區一線,引領凝聚了更多社區群眾參與到社區治理中。截至目前,累計開展便民志愿服務3000余次,幫助解決群眾實際問題4000余個。
三、規范物業管理,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一是加強無物業小區管理。開展無物業小區引入物業服務工作,聯合主管部門、社區、居委會在無物業小區內開展宣傳調查走訪,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引進優秀物業企業進駐小區,完善制度體系,提高服務標準。對于無法引入物業服務的小區,探索“黨建+業主自治”模式,通過黨的工作向小區覆蓋,黨的力量向小區下沉,在小區成立黨支部,實行支部黨員網格責任制,由黨員聯系群眾,帶領居民積極參與自治,提升小區凝聚力,推動小區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與服務。二是嚴格物業行業規范標準。制定出臺《提升物業服務水平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加強日常監督考評,規范物業服務管理行為;由住建部門牽頭成立物業行業協會,吸納縣內物業企業為協會會員,加強行業誠信自律和規范建設,在此基礎上,成立物業行業協會黨支部,以黨建引領方向,聚焦群眾需求,不斷優化服務管理模式;此外,建立物業服務企業質量評估機制,聘請第三方公司開展物業質量評估工作,對調查結果進行公示公布,促進物業企業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三是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充分尊重居民改造意愿的基礎上,深入走訪、實地踏勘,科學評估財政承受能力,將屋面防水、雨污水管道鋪設、道路改造、立面整治、外墻粉刷、綠化提升等居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直接的現實問題納入改造內容,高標準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讓老舊小區煥發新光彩。2022年我縣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個,總建筑面積17.7萬平方米,涉及46棟住宅樓1600戶。
今后,我縣將進一步加大社區治理工作力度,以凝聚民心、服務群眾為宗旨,全面加強黨對社區治理工作的領導,做實做細各項群眾工作,形成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的社區治理良好局面。
香河縣人民政府
2022年7月9日